把一个Homelab博客硬生生写成了GTI博客。过着过着,公网反向代理也停止维护了,RSS显示格式也没去管了,过去许久再想起来写博客的时候第二篇文章还是GTI。

提车小两个月,公里数来到2000,城市、高速、山路都算小有体会,各种小毛病也大致遇到了一遍。当初也没有进行试驾,凭着GTI这个标签的信仰,算是盲提了GTI。提车那天刚开上的第一感觉就是底盘超级灵活过弯超有信心,避震是硬但可以接受;油门很线性D档甚至前半段有点肉;以及车机果然很卡。当天去接小芮下班的时候用了车载的百度导航,不好用。如果不用语音,在这个车机上打字是一个十分痛苦的体验,以及路线规划很诡异,会选错路。第二点让我放弃了使用自带导航,毕竟carplay可以完成车机大部分工作。

提完车一周就带着小芮去了蜜月旅行,疫情当下,也不好出远门,索性开着GTI去杭州周边转了一圈,正好散散心,小芮那会压力太大失眠了一阵子。之前城市里10+的油耗吓了我一跳,本以为同样是EA888车又轻了200公斤油耗应该会低不少,然而城市里动不动12的油耗提醒着我这是一台正宗小钢炮。即便温柔地驾驶ECU和TCU也毫不吝啬喷油晚升档,直到开高速去桐庐发现油耗也就6.2并且一路超车。出门前大致读了一遍随车手册以及车友论坛,得知磨合期只要转速不超过4000就行,得以放心开启一路磨合的旅程。回来已经是1300,快过磨合期了。路上遇到了后排灯光自动亮起、车机失声、低速误判刹停的情况,也都在预料之中,选择GTI的时候已经默许了这些小毛病。何况之后我也在倒车时候被这个自动刹停的功能救过一次。

磨合期完成的那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,迫不及待地挂上S档开始体验。GTI的D档和S档是两辆不同的车,除了变速箱的响应,程序调重了转向重量、避震硬度、排气声音,惊喜的是油门变得极其灵敏,变速箱也更加愿意维持在高转,时刻保持3000转左右等待下一脚油门冲出去。最迷人的是高转松油的时候啪啪两声干脆的回火,我的天,原厂20万出头能带来如此快乐的车应该是独一无二了。

前天去跑了四明山,GTI跑山比我想象中来得要晚,虽说就在家门口一个人没事去跑山的机会还是不多。带着老爸,全程D档悠闲地完成了一次转山,动力足够,避震的支撑足够,不会有夸张的侧倾,很轻松地保持自己侧的行车线。第一次跑山没有用力push,GTI给我的感觉就是很顺畅,没有多余的摆动和等待,精准凌厉的感觉。相比老爸那辆B7 Variant,那真的是称得上是一艘船了。

2000公里,该有的新鲜感也体验完了,该遇到的毛病也遇得差不多了,GTI真的是一辆快乐车,具备一定实用属性的快乐车,能够让我没事想要去开它兜风并且停完车会回头多看一眼的车。即便这一代没有用上4代EA888 EVO,没有前轴LSD且无法加装欧规的配件,车尾一改从前的设计,一堆车机和智能系统的问题,仍旧掩盖不了燃油车末代环境下作为经典钢炮始祖的魅力。回过头来想想幸亏当初没有选择380CC猎装,GTI才是符合我年龄符合我心态的大玩具,谁知道接下来什么时候会加GPF,什么时候会被一众电车淹没呢。

接下来可能会考虑的改动,首先是把车厢内模拟声浪关了,听久了总归会厌的,也或许是厂家想用模拟声浪来掩盖部分胎噪、风噪、变速箱异响、内饰异响吧。可能会去买一个5054数据线关了先。
之后等有闲钱了会改改轮胎轮毂刹车这些行走机构,避震暂时够用。等出程序了或许会改个进气和排气头端,以及涡轮管泄压阀之类的。意愿不强,还是不想太麻烦,动力对我来说是够用了。